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张鹏举研究员应邀来我校讲学

发布时间:2025-05-26浏览次数:34



5月18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张鹏举研究员应邀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与访问,并为物理学院师生作了题为 “阿秒脉冲的应用:从气相到凝聚相” 的学术报告。学院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近年来,高次谐波产生技术的不断进步,极大地拓展了超短激光脉冲的应用,使得在原子、分子体系内捕捉电子的运动,以及研究复杂液相环境中的超快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过程变成现实。张鹏举研究员首先从2023年诺贝尔奖讲起,指出阿秒时间精度是研究电子运动的必要前提;接着介绍了高次谐波阿秒脉冲与孤立阿秒脉冲的产生过程,剖析了阿秒脉冲其在原子、分子和凝聚相物质动力学领域的重要价值;最后介绍了最新研究进展。张鹏举研究员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回答了师生提出的问题。

报告人简介:

张鹏举博士,中国科学院国外杰出人才引进计划(择优支持),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于2013年获得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東原子分子光学研究组任博士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副研究员。2018年3月至2024年2月,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化学生物系先后任博士后研究员和资深研究员。自2024年3月起,加入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任特聘研究员。主要研究兴趣为:多物象阿秒脉冲的产生、测量和表征;原子、分子阿秒电子相干动力学;凝聚相阿秒电子动力学及其相干调控等。在Nature Photonics (accepted)、Nature Chemistry、Nature Communications(accepted)、Phys. Rev. Lett.、Science Advances、Chemical Science等杂志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

(物理学院 周忠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