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岩斌老师应邀来我校讲学

发布时间:2025-05-27浏览次数:10



5月26日下午,应物理学院张阳老师所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岩斌在物理北楼C505作了题为“Probing new physics and quantum entanglementthrough QCD spin effects at colliders”的学术报告,物理学院的相关老师和研究生聆听了此次报告,报告会由杨金民教授主持。

量子色动力学(QCD)自旋效应在探测核结构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并且在强子物理学中已得到广泛研究。然而,其在探索标准模型之外的新物理以及量子纠缠现象方面的潜力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在本次报告中,岩斌老师讨论了如何通过夸克碎裂函数中编码的横向自旋效应,来探测轻夸克的电弱偶极相互作用。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和其他设施的传统搜寻中,由于其手性翻转的特性,这些相互作用原本很难被探测到。此外,虽然在LHC上已经在顶夸克对中观测到了量子纠缠,但将此类研究扩展到轻夸克系统仍然是一个挑战,因为传统方法依赖于大质量粒子的微扰衰变。岩斌老师介绍了利用量子色动力学横向自旋关联来研究轻夸克对中的纠缠并检验贝尔不等式违背情况的新方法。

报告结束后,岩斌老师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交流互动,耐心回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

专家简介:

岩斌,2012 年本科毕业于重庆大学物理学院,2017 年获得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博士学位。2017 年至 2019 年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员,2019 年至 2022 年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担任博士后研究员,并获得 Director’s Postdoctoral Fellow。2022 年 6 月进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任副研究员。曾获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支持。研究方向为 TeV 物理唯象学,具体包括希格斯和顶夸克物理,标准模型有效场论,对撞机物理以及自旋物理等。迄今共发表学术论文 50 余篇,其中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3 篇。

(物理学院 杨炳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