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师范生人才培养新范式,6月15日,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专业师生对话中原名师”研讨会在田家炳教育书院303室召开。本次活动邀请了中原名师宋强初中信息技术工作室7位成员,围绕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信息科技教学设计创新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教育学部副部长卜彩丽,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骨干教师、部分本科生与研究生参加会议,会议由教育学部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院长王春丽主持。
上午场以“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为主要议题,宋强名师团队围绕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的工作现状和素养要求,从更新核心课程设置、强化信息科技课标和指南理解、加强U-S双师协同育人、提升学生科技素养等方面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修改建议。通过分析往届本科和专硕学生毕业论文题目,宋强名师团队指出选题需要聚焦于信息科技课程与教学中出现的真实问题,关注课标所提出的核心素养要求,建议从教师与学生发展、课程与教学、教学评价、跨学科融合等多个视角的视角找准研究的起点,切实通过高质量的学位论文写作提升信息科技课程与教学的质量。
下午场聚焦于信息科技教学设计研讨,宋强名师工作室两位教师给与会师生展示了两节同课异构的说播课示范,生动的展示了高水平信息科技优质课的教学设计的基本逻辑,同时向学生展现出一个优秀信息科技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素养。随后,两名本科生进行了教学设计微型课展示,宋强名师工作室团队老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从教学语言、知识准确度、课堂评价等方面进行了互动式点评和指导。最后宋强老师以“好课的模样”为主题,分享了信息科技学科教学设计的6大关键要素,引起了全体与会师生的强烈共鸣。
中原名师宋强初中信息技术工作室是由郑州市第二十三中学正高级教师、中原名师宋强领衔的专业团队。本次参与研讨的工作室成员均为获得过国家级优质课的骨干教师,包括:郑州龙湖一中吴铮铮、商丘市第二高级中学陈瑞松、郑州市第五十八中学郑晓燕、郑州市第三十四中学赵虹渊、郑州市金水区纬五路一小朱文洁,以及郑州市金水区未来小学任玉飞等,覆盖小学至高中全学段优秀信息科技教师。此次研讨通过高校与基础教育的深度对话,既为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注入了鲜活的实践智慧,又精准对接了基础教育一线需求,是探索高校-基础教育协同育人新范式的创新实践。活动通过构建U-S双师协同育人生态,有效推动了教师教育供给侧改革,为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信息科技教育人才奠定了良好基础。
(教育学部 胡金艳 裴紫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