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各单位: 接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文件:《关于举行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和新党章征文活动的通知》,征文一式三份及软盘和评审费于2003年3月10日报送科研处。 附: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文件 联系人:张素静 2002年12月 关于举行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和 新党章征文活动的通知 各省属学会(协会、研究会)、各省辖市社科联、各有关单位: 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也是我们党在开展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通过的江泽民同志所作的报告和新党章,将对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起到长远的指导作用。为进一步加大对十六大精神的宣传力度,推动各地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六大精神,省社科联决定举办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和新党章征文活动。现就征文活动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征文时间 2002年11月25日--2003年3月15日(以当地邮戳为准)。 二、征文对象 全省各界人士。 三、征文要求 1.文稿应根据十六大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有关精神,结合我国、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进行论述,要主题鲜明,言之有物,论据充分。作者可按照附后的参考选题进行选题,也可就十六大报告和新党章的有关内容自行选题。 2.每篇文章(含图、表)以5000字以内为宜。 3.打印文稿请以A4纸型排版,并在文后附作者工作单位、职务(职称)、联系方式(包括电话、E-mail等)、通讯地址和邮政编码等,以方便联络。 4.每篇文稿交评审费80元。 四、征文报送 1.参评文章一律以A4纸型报送一式2份纸质稿,有条件的请附带以WORD文档存盘的3.5寸软盘,以便有关报刊和文集采用后编辑排版。 2.作者可直接把文稿和评审费送至省社科联办公室218室,也可通过邮局寄送。地址:郑州市丰产路23号省社科联办公室收;邮编:450002。请在信封的右上角和汇款单附言栏注明"征文"字样。 3.作者还可以电子邮件报送(以发送时间为准) :E-mail:sklh@public2.zz.ha.cn、warren9@371.net。邮件主题请标明"征文",并请在文稿中写清您的姓名、工作单位、邮编、详细地址及联系电话。 五、征文评选 1.对于优秀应征文稿,我们将以第一时间择优推荐到《河南日报》、《河南社会科学》、《领导科学》、《中州学刊》等社科类核心报刊和河南社科联网站发表。 2.活动结束时,由我省社科理论界专家学者及部分社科类期刊负责同志组成的评委会,将从所有应征文稿中评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论文奖若干名,并向获奖作者颁发获奖证书,对于征文组织较好的单位,我们将颁发优秀组织奖。所有获奖名单将在有关报刊和河南社科联网站等媒体刊登。届时将邀请部分获奖作者参加在省会郑州举行的征文研讨会(有关事宜另行通知)。 六、其他 1.有关本次征文活动的进展情况,请随时留意河南社科联网站(http:// www. hnskl. org)的相关内容。 2.垂询方式: 电话:0371-3932118 3900030 ;传真:0371-3935632;E-mail: sklh@public2.zz.ha.cn 3.联系人:何勇 王献福 刘辉 4.征文活动结束后,我们将组织有关专家学者遴选部分获奖作品汇集成书,公开出版发行。 5.如作者本人同意,获得一、二等奖的作品将由我们按照有关程序推荐参加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评奖。 附: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和新党章征文参考选题 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002年11月25日 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和新党章征文参考选题 1.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程 2.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意义 3."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响亮宣言 4.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 5.试论党章中关于党的性质的新表述 6.以十六大精神为动力加快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 7."三个代表"对新形势下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指导作用 8.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9.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10.加大体制创新 推进改革发展 1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12.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13.从十六大报告看中国经济走向 14.按照十六大报告要求 坚持不懈开展反腐败斗争 15.民主集中制:维系党生命的根本制度 16.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17.如何建立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机制 18.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9.发展先进文化,提高民族素质 20.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21.如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23.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24.依法治国任重道远 25.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加快高校改革发展步伐 26.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与时俱进 27.创新选人用人机制,营造良好用人环境 28.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9.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统一 30.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涵和特征 31.先进文化与"百花齐放" 32.伟大的思想指导伟大的实践 33.与时俱进与党的先进性 34.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35.革除体制弊端与解放生产力 36.创新"分配论"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 37.先进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 38.如何确定合法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 39.如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