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丈夫”作为汉语词汇,不仅有“已婚女子之配偶”的意思,还有成年男子之义。《穀梁传·文公十二年》:“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成年的标志之一就是身高到了一定程度。在古人看来,这个“度”就是“丈”,因而,古人以“丈夫”代指成年男性。那么,古人的身高情况究竟是怎样的?要想通过古代文献、演义小说了解古人的身高情况,就要弄清楚古代的常用长度单位。

);“寸”小篆写作
,作为构字部件的
就是一只手的形状。由此看来,“尺、寸”的长度是以人体为基准而定的。《说文解字·尺部》中说:“周制,寸、尺、咫、寻、常、仞诸度量,皆以人之体为法。凡尺之属皆从尺。”
,唐兰先生认为“寻”的本字就像人张开两臂的样子。人有高矮,两臂的臂展不一,“寻”的长度也说法不一。有的说是六尺,也有人说是七尺。《说文解字·寸部》说:“度人之两臂为寻,八尺也。”“寻”的长度大致等于“仞”,《说文解字·人部》:“仞,伸臂一寻。”比“寻”大的长度单位是“常”,倍寻为常。因此,在古代“寻常”一词不一定是“平常”的意思,也可能指长度。然而长与短是相对的,“寻常”既可以理解为不长的、很短的长度,也可以理解为比较长、比较多的意思。具体如何理解,需根据语境来判断。如《左传·成公十二年》:“及其乱也,诸侯贪冒,侵欲不忌,争寻常以尽其民。”这里的“寻常”就是很小的意思。魏晋杜预注:“言争尺丈之地,以相攻伐。”杨伯峻注:“寻常意谓尺寸之地。”再如《淮南子·主术训》:“故君人者,其犹射者乎?于此毫末,于彼寻常矣。”这句话里“寻常”与“毫末”相对,是长或多的意思。
(改编自《语言文字报》2025年3月12日文章《古代长度单位趣说》;作者: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赵华;图源:图虫创意)
(文字编辑:王晶;微信编辑:晋力;校对:过超)
(来源:语言文字报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