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上午,山东师范大学孙书文教授应邀做客“卫风讲堂”,在崇文楼四楼会议室为文学院师生作题为“论‘修辞立其诚’”的专题讲座。讲座由文学院副院长李占伟主持,二十余名师生参加学习。
孙书文以《周易·乾卦·文言》中“修辞立其诚”的原始出处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这一命题的哲学内涵。他指出,“修辞”不仅局限于语言表达的艺术层面,更是一个“立诚”的过程,体现了主体借外在表达确证内在真诚的辩证过程。孙书文援引季札挂剑的历史典故,以及陆游与郑板桥诗词的对比,深入剖析了古人如何通过具体行为践行“诚”的品格,并着重探讨了情感节制与艺术真诚之间的辩证关系。他特别指出,当代文学创作中,无论是私人化写作还是大众化创作,都应当遵循“修辞立其诚”的基本原则,避免陷入“为文造情”的误区。他强调,这一原则不仅是文学创作的基本准则,同样适用于学术研究领域。在讲座互动环节,孙书文就学生提出的“语言是否对文学有束缚”等问题进行了细致解答。
李占伟对孙书文的分享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本次讲座以经典古籍为基础,紧密结合当代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实际,多维度解析了“修辞立其诚”的丰富内涵,为学院师生提供了融汇古今、连接理论与实践的平台,对深入理解“诚”文化的当代价值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专家简介:
孙书文,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主任,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副会长,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名家。出版著作12部,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社科重点项目、省级教改重点项目等多项,曾获中国文联二等奖,泰山文艺奖一等奖等。
(文学院 朱冰洁/文 李欣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