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涌豪应邀做客“卫风讲堂”

发布者:吴岸杨发布时间:2025-10-11浏览次数:64


109日上午,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涌豪应邀做客“卫风讲堂”,在东校区思政平台为师生带来作题为“经典阅读的当代意义和价值”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文学院院长赵黎波主持,学院二百余名学生参与。

汪涌豪从经典阅读的当代价值与意义切入,指出当前出版的许多书籍极具功利目的,其阅读与解读意义有限。相比之下,经典阅读既能为个人带来扎实的成长,更能提供多元的视角。他强调,经典阅读在当代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而媒体的迭代演变在不断消解阅读的本意,使公众逐渐陷入“读图”“读网”与“浅阅读”的困境,从而忽略了对那些超越性、根本性人类命题的关注。汪涌豪进一步阐释,经典不局限于文学领域,还包括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各类深刻揭示着人与宇宙内在联系、富含人生哲思的著作。关于经典阅读的价值,他指出,经典能够帮助个体突破自身所处的限制,实现心灵的解放与视野的开拓。汪涌豪引用杜威的观点,将经典阅读视为一场“心灵的探索”,认为它能够开启不同的意义世界,深化人们对世界复杂性与多样性的理解。

赵黎波对汪涌豪的分享表示感谢。她指出,汪涌豪以生动而富有思辨的语言,对当前大众的阅读现状与精神生态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叩问,让学院师生更加深刻认识到阅读经典对于提升个人认知、滋养精神世界的重要作用。

专家简介:

汪涌豪,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学报》主编,教育部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日本九州大学客座教授、神户大学特任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与美学研究,兼及古代哲学、史学及当代文艺批评。著有《中国古典美学风骨论》《中国游侠史》《中国文学批评范畴及体系》《言说的立场》《巢云楼诗钞》等专著和文集,主编《中国诗学》《汉语言文学原典精读系列》等学术丛书,提出“多边互镜”方法论,主张拓展文学史研究边界。成果获中国国家图书奖、上海市优秀图书一等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奖、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

(文学院 李悦彤/文 汪莹莹/图)